教育的简与繁
发布者:费贞元发布时间:2025-03-03 11:31:34阅读(161) 评论(0)
当今这个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向外,对于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引进比以往其他时代更加繁盛;对内,对于教育的各种创新性的思考和研究也日益多样。
这些行为帮助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的确是在加深。不过,随着急于求成的社会风气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甩教育理论或技术的各种名词,炫教育理论或技术的各种行为也日益增多,这导致了教育领域似乎出现了一种今日“XX理念和技术”大行其道,明日“另一种理念和技术”将前一种快速覆盖的现象。
在我看来,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它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从自己的班级和学生个体情况出发深入思考和研究。进而,为了解决眼前或长远的问题,而学习和引进新思想和技术。换言之,当我们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时,就会发现教育其实很简单,那些“炫技派”实在是把简单是事情搞复杂了。
一、教育可以很简单
对于学习而言,当我们回归的到教学的本质时,这件在很多人眼里很复杂的事情本质上也很简单。因为它无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知识点,以及梳理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建立自己的学习观。要想是学生在成绩上有突破,教师只需要自己明晰具体的考点,再辅以简明扼要的教法实施即可。要说这个很复杂,好像怎么看都不像。
对于成长而言,教育无非就是教师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团体动力,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等“六育人”路径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对于家校协同育人,我们只要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的内心诉求,这就会给协同育人创建一个良性合作的环境。之后通过相互之间积极的沟通,家校协同就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也就自然可以形成。
当然,要做到以上这样,的确存在一个前提:你得热爱教育、真爱学生。可这点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不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吗?
所以说,不是教育本身有多复杂,而是有时候因为我们缺乏对于这个职业根本的敬畏,导致简单变成了复杂。
以上是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看教育,加入我们站在微观的角度看教育,它也的确尤其专业性的复杂度。
二、教育可以不简单
一粒沙里藏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看似人人相似的每个青少年,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气质、思想、习惯和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尽量多去和他们沟通和交流,掌握他们更多的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因材施教、因势引导。以一种观点看所有学生,怎么看都有犯了“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教育的嫌疑。
每一个班级也是一个生命体,它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氛围。男女生比例不同、学生家庭背景不同、选科类型不同等因素都会让这个班级具备与其他班级、与往届班级不同的气质类型。假如我们仅仅简单凭借所谓的“以往经验”去管理,管理效果不好、管理效率不佳是在正常不过的了。这么看,我们每带一每届学生,都应以一种全新的、纯粹的认识来管理和引导。这样的带班思想,是不是让我们时时充满新鲜感,职业倦怠何来?
家校沟通的变化似乎是不大的,毕竟每一位父母对于孩子在学业上的期待大同小异。不过,这里也有因时代变化和父母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家校沟通的思想和方式的不同。
三、小结
简与繁,看似矛盾,实则一致。
当我们作为为人师者,热爱教育事业、真爱学生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各种应有的教育教学技术就不会再是一种繁琐的、沉重的负担;
当我们作为为人师者,热爱教育事业、真爱学生时,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并对其因势利导也不再是一种令人疲惫的消耗;
当我们作为为人师者,热爱教育事业、真爱学生时,理解家长内心的痛点,并积极主动与其携手,也不再是心生恐惧的沟通。
一切的繁,因为有了“爱”这个核心,都变得简单而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