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另一种“完满”
发布者:费贞元发布时间:2025-02-27 16:23:06阅读(313) 评论(0)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一生官至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仕途可谓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可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极其成功的人士,却在一首关于“小满”诗句中写道: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一句“小满胜万全”,道尽了曾国藩对于人生和事业的深刻认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小满”小得,怎么可能“胜万全”呢?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基础教育日益内卷的时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虎爸虎妈”“鸡娃”“牛娃”等这些充满激烈竞争的词语正在大行其道。这不但反映出了当今父母的焦虑,其实也反映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
当父母、孩子、学校都在像驾驶一辆本就高速运行的汽车飞驰时,姑且不说窗外美丽而独特景色因车速太快而无法欣赏外,就连不断加速地飞驰都隐含了脱轨、失控等可能丧失生命的巨大危险。
现在,是时候让我们所有人先减减速、静静心,努力将教育这辆车降低到它本来该有的速度。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我们回归到育儿、育人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农业式的工作。它需要我们学校、老师对待每个孩子就像对待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一样,精心呵护、按照其生长的规律浇水施肥、除草修枝。同时,我还得遵循其成长的速度,尽最大努力避免揠苗助长。这些工作细致而绵长,每天都有付出,但不是每天一定都有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收获。“静待花开”“牵着蜗牛去散步”才是日常教育的常态。换言之,对于教师而言,很多时候自己的教育工作连“小满”都常常很难达到,更遑论“完满”了。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同样也是在“日有所增,不见其长”的学习和成长状态中,日有小得。唯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者,方能真正达到日积月累,终得大一点的进步和收获。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和成长状态中,“小满”不仅是常态,甚至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努力方能得到回报。它其实内在地规定着我们珍视“小满”,重视“小满”,从“小满”逐步将学生和自己推向内心中“完美”的教育境界。
世间万事,难求完美。教育不只是自己努力做好就可以“完美”,它还收到政治经济、世界形势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能做到的一定是一个基于当今社会现实能努力协调出的最好结果。这个结果和“完美”相比,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我看来,敢于直面现实,通过日常的点滴“小满”积极改变现实,就是我们追求教育“完美”最好的方式,亦是一个教育人真正的职责和情怀所在。
行者无疆,教育无界。
珍视小满,无愧每日。
我们自会在“小满”中,发现教育的本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