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展才华 思考出高见 ——《做更专业的教育》与《小班级 大教育》有感
发布者:费贞元发布时间:2024-11-05 09:47:10阅读(183) 评论(0)
一、“人如其名”,是有科学依据的!!!
之前,我写过一篇《这个“小费”不简单》的小文章,已经获得《中国德育》发表。在该文章里我谈及了“称谓”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现将其中重要的部分摘录于下,以为下文的评述提供依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从人的认知角度而言,由于人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已经把抽象的文字与现实中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稳定的条件反射。因此,在提起一个人的名字时,人们就会从组成名字的字入手,产生主观心理反应。如果这个人的名字是与某些美好的事物相联系的,人们就会产生美感[]。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姓名本身就蕴含着的丰富的潜在象征意义,它能引发人的联想从而影响人的主观评价和第一印象。而称谓语的使用,一方面反映了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会对交际对象产生一定的积极反应。准确得体的称谓语如同打开交流之门的一把钥匙,会带来积极有力的交际效果······[]
之所以引录自己的文章并非有任何炫耀之意,而是每次听高见的讲座和阅读其著作时,常常被他的才华和深刻认识所折服。然后在满满的收获之余,总是在内心里深深地慨叹“高见高见,实在是名如其人的高见,实在是名副其实的高见”!
高见,年岁不长,却已经全国闻名,且已有《小活动 大德育》和《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两本大作。这两本书既奠定了高见在国内班主任界的地位,更为一线的教师带来许多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改造的教育巧招妙思妙招。
如今,高见将凝聚自己十二年的教育思考和心血撰写成《做更专业的教育》和《小班级 大教育》这样两本一套的皇皇巨著。
很有幸我成为第一批读到这两本著作的获益者,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变得像吃了炫迈口香糖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同时,我也很想说:“高见啊,正是因为你的这两本书,彻底打乱了我寒假的读书计划啊,亲”!
不过,虽然自己的寒假读书计划被打乱,但这两本书读下来,真让我的收获满满,有强烈的“解喝”之感。当然,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限于工作和阅历,我所读的书不像很多专家和老师那么丰厚。但孤陋寡闻的我依然觉得,这两本书实在是近几年我所读过的教育书籍中最接地气,又最有思考、见智慧的,没有之一!
在认真的研读中,我不但领略了高见纯粹而真挚的教育情怀、科学而有创意的教育技巧和深刻而开阔的教育思考,而且还激发出我结合自己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下面,我就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浅陋思考分享如下,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二、实践展才华,高见的“小活动”,真的承载了“大德育”。
高见能从一线普通班主任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的优秀班主任,这和他扎实的基本功有关,更与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总结有关。比如最早使他闻名全国的《小活动 大德育》一书的出版,不但集中地展现了他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种种具有原创性的“班会活动”,而且还促使他不断研发更多更新的“活动体验型班会”,成为“小活动 大德育”德育品牌的研发者和引领者。
作为“小活动 大德育”的总结和延伸,高见在《做更专业的教育》第四章集中将此思想概括为优秀班级养成三部曲——“外显有规、内涵有德和学而有成”,并深入阐述了这三方面的理论依据和顶层思维。这些文字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极其通俗易懂,这为咱们一线班主任提升自己班级文化建设能力提供了翔实而具体的指导意见,相信每位读过此书的班主任一定会对班级文化建设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班主任专业化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的今天,高见的这套书一定会是推进中国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们中国不缺理论家”,特别是我们一线班主任更需要的是具体的、拿之即用的班会方案。作为出身一线的高见,当然明白大家的迫切需求,所以他这套书之所以分为两部的原因是:第一部的《做更专业的教育》,主要的职能是理论阐述,第二部的《小班级 大教育》则是具体操作方案的完整呈现。在阅读第二部时最让我感动的是:高见亲自将自己十二年班主任工作中最精彩的系列班会课程刻录成光盘,使咱们一线老师可以直接使用充满教育技巧和智慧的班会课件。实在是:救八方之急,启万人之思。在高见无私地地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分享给大家时,这些“小活动”衍生出的巨大力量,自然使得“大德育”的成效成倍放大,于急需提升专业能力的班主任、于渴望得到更好引导的孩子们而言,真是积德行善,功德无量!
真心期待有更多的老师能读到此书,真心期待这套书能引起和激发更多老师的思考和实践,中国德育的明天实在需要有更多如高见这两本充满现实思考和实践的精神引领!
三、思考出高见,高见早非“小老师”,实为“真专家”。
谈起高见,我们往往都惊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对于德育工作竟有如此深刻地认识和透彻地理解。读完高见这套书后,一切答案便已明朗。
高见的思想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和深度,首先得益于他对于班主任工作始终抱有一份宝贵的教育情怀。正如他在《做更专业的教育》一书起始第一章“相信教育的力量”中有这样的表述:
“从工作到现在,我做了12年教师兼班主任,历经班主任的琐碎和辛苦,遭遇过教育的各种困惑和无奈,受过多次委屈和伤害,仍旧一路坚持下来。这一路,我深知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和无奈,同时也收获了作为教师的幸福和快乐,在我的教育和陪伴下我看到了一批批学生快乐而健康地成长,我看到了一批批家长感激而庆幸的表情,这让我更加相信教育的力量”。
在《小班级 大教育》的起始一书第一章“一间教室承载的教育梦想”中又有这样的表述:
“一个人的教育梦想不是'梦'出来,'想'出来的,而是靠班主任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做'出来的.这就是我所坚持的'教育者,不仅需要有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更需要具备让情怀落地\让理想实现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智慧'”。
说实话,在我读到这两个章节的标题时,便已被深深地感动了。高见这两段文字精准地道出了同样多年坚守在班主任一线我的心声,相信有很多老师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在这个物欲横流,情怀缺失的大时代背景下,有情怀,固然值得赞扬。但是,毕竟班级管理需要实实在在地能够帮助和引导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期的孩子。所以,仅有情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具体接地气的教育实践,和有深度和高度的教育思考。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相当有难度了。可喜的是,高见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将他的思考和实践形成为理论性的文字。这套书这可谓是高见“十年思索 倾情奉献”,也可以说是他的“十年心血 无私分享”。在认真研读高见这两本书时,我不时为高见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击节叫好,相信其他阅读此书的老师也一定会与我“心有戚戚焉”吧!
四、学习高见,成长自己!
随着自己班主任工作年限不断地增长,我也在自己的小天地不断地努力耕耘。这些默默的勤奋使我对于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其实也越来越分辨得清楚“何为真功夫”、“何为真方向”。
此次研读高见的大作,当然有太多远高于我的理解和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不过,我依然坚持自己“大树有大树的风姿,小草有小草的精彩”的思想。可以说,高见的思考和实践是完善和促使我不断提升自我宝贵养分,而我也必会将高见的思想和方法融汇进自己自我专业完善中去。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与心最默契地交流,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思想与思想最精彩的碰撞,阅读高见的这套书,是我寒假期间最丰盛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璟.称谓语的心理剖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