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工作室首页 > 话题列表 > 话题详情

只看楼主 观吴正宪《小数除法》课例有感

  • 楼主

    邓莹源

    话题:2

    精华:0

    积分:510

    阅读:5817 回复:10 2021-12-03 20:59:19

  • 2楼

    谭贱双

    话题:0

    精华:0

    积分:22

           吴老师在导入时创设了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励学生将情境故事化,学生在此过程中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事情,从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再让学生说一说想知道什么?并从中引导学生得出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一本《格林童话》多少钱?”学生在独立计算中得出每本《格林童话》24元余1元,于是吴老师再次抛出精准的核心问题:“此时,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的共鸣——每本《格林童话》到底多少钱?在学生心中产生了新的知识冲突:剩下的1元还能分吗?怎么分?吴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画图、计算等形式将1元继续分下去,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吴老师借助实物“10角”、“20分”引导学生进行将余下的1元进行两次细化单位,继续分下去。当得到每本24元2角5分后,吴老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真的对这没什么问题吗?”学生:“用算式如何表示出来呢?”把刚才分的过程用竖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小数点”的作用与重要性,它如“定海神针”隔了元与角。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当分到有余数时,还可以继续细化单位,再继续分,于是吴老师抓准时机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猜想:”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这样分呢?“由生活情境中的分钱抽象到直接分数,由细化人民币的单位到细化计数单位,引导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分钱、分数、分绳子……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从心里爱上”小数点“,构建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模型。同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

           数学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吴老师的每一节课总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但每次听吴老师的课都发现她的那块黑板板书得不那么规范,她的教学环节也没有那么”八股文“,就像她的课堂一样自由、顺畅、简单。让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简单教数学》,一位数学老师的成长普遍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初涉教坛时不知如何教?教什么?“1+1”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教吗?不就等于2吗?再到什么都想做好、什么都想教到:如何制作精美的课件表现”1+1”,生活中有哪些“1+1”的事例,“1+1”有时不等于2啊(一滴水+一滴水,混在一起还是1滴水)会把事情想复杂,到最后回归到简单教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1+1“就是等于2。戴曙光老师从自身生活的步行上班——骑自行、骑摩托车、开小轿车上班——步行上班;粗茶淡饭——山珍海味——粗茶淡饭等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失败课“、”表演课“、”精彩课“、”研讨课“、”示范课“、”名师课“悟得:”简单课——复杂课——简单课“的回归与轮回。而这一轮回或许是一位小数人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2021-12-05 02:17:27

  • 3楼

    李萍秀

    话题:0

    精华:0

    积分: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吴老师的这节课上好像很少站在讲台中央,也很少固定在一个位置太久,常常是站在教室的侧面、后面或穿行在学生中间;她好像没有什么咬文嚼字的高谈阔论,也没有“你今天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一类的生硬提问;她好像经常请学生上台展示,而且往往一上来就是好几个,这些同学之间不仅互相提携,有时也相互质疑;她好像通常会站在学生的身后,在学生信心略显不足时,轻轻的推一把;那些不太发言的同学,好像更会被她注意到,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赞美,常令这些孩子一下子自信地挺直了腰板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行管束之责,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但凡管,必然是居高临下,于是管束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为一种无形的压力,长此以往,无论如何引导,教师是课堂里的绝对权威这一点,难于有太大的改观。

    反观吴老师,在她这节课中很好的落实了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对她来说,学生先于老师的存在。一直以来,她都把学生看作应该对自然和生命敬畏而面对的平等对象,从来没有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自己的预期和目的之下,从来不对他们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而总是努力让自己能够沉浸在学生的绚烂光华中。吴老师的这节课和吴老师的教学理念都很值得我学习。

    2021-12-05 20:47:09

  • 4楼

    肖敏彦

    话题:0

    精华:0

    积分:

    吴正宪老师在《小数除法》这一节课中贯彻落实了课标要求的创新意识、运算能力的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在吴老师这节课始终。首先,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吴老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都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例如:引导学生提出了“剩下的1元怎么分”“能不能把拆的过程记录在同一个式子里”等问题,发现了他们自己初步列的竖式有问题,即之前学的竖式没有带单位,现在列的竖式带上了单位,进而提出“现在的竖式该如何去掉单位”这个问题。其次,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带着他们发现、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快速转动大脑,进而得出解决办法。最后,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由“1元怎么分给4个人”这个问题提出猜想:把元换成角来分,把角换成分来分。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合理,进而归纳概括出规律:当除法有余数时,可以把余数换成比它低一级的单位继续分。吴老师在这节课并不是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学会思考,用他们已有的经验以及独特的创造力,去解决新问题,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吴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运算能力。通过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对余数一分再分,并且明白小数点的重要性,最后抽象到数学中的分,让学生明白1可以转化成100.1继续分,0.1可以转化成100.01继续分……进而得出“余数可以继续分”的结论。吴老师从生活事例出发,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小数除法的算法,让学生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更透彻

    2021-12-06 12:36:55

  • 5楼

    朱世妍

    话题:0

    精华:0

    积分:16

    1. 创设情境,是甲乙丙丁4人一起吃饭AA制。通过97÷4=24元……1元,在付钱时遇到了困难,余下的1元怎么分?情境内容与学生问题的产生,体现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2. 在念情境例题时,让学生先自己记录,会出现繁琐、记不全的现象。这时吴老师通过展示一个学生较全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板书记关键信息的方法。体现新课程理念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教和教师的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 吴老师在引导解决“余下的1元怎么分?”时,第一步让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说道“有些同学不会了,有些同学努力利用先前知识解决新问题”。第二步,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利用人民币的直观性,1元怎么办?1元分成10角。还剩2角怎么办?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中体会分(拆开再拆开)的过程。第三步,提问“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都这样拆,会这样?”,学生说:“很麻烦,最好都能写在算式里。”然后让学生尝试在黑板上进行竖式,同时结合人民币的直观性,体会小数点出现的必要性,也是对小数竖式算理的初步理解。第四步,通过让学生观察学生之前写竖式,再对竖式进行改进,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点和算理的理解。在这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2021-12-06 13:14:26

  • 6楼

    王丽雯

    话题:0

    精华:0

    积分:

    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中的情境创设上,创设情境是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一个关注点,利用情境呈现给学生生动有趣且带有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吴正宪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进入课堂,整个教学中,都着重于小数除法的数学本质,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切实的符合课标的三维目标和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本节课在吴老师的巧妙设计,正确引导、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思想和行为的转化,实践与创新的转化。在引导“51个苹果分成两份,看你怎么分?”时,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分苹果还能分什么呢?不让学生局限于一点,注重扩展学生的思维,如“分萝卜,51个萝卜平均分给两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25.5个。(分绳子可以吗?)把5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两段,每一段是多少米?大家想想该怎么分?每一段是多少米?25.5米”。同时善于把单调、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生动有趣的情境再现。谁再来讲故事,把讲算理变成讲故事,这是把计算课的教学变成生动的课堂教学途径之一。当然吴老师引导学生的讲故事,并不是引导学生胡说一气,乱讲一通,而是有实时的、准确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真正能够在交流中,在表达中形成经验,达成共识,变成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知识的活化学习。


    2021-12-07 21:23:40

  • 7楼

    刘丽玲

    话题:0

    精华:0

    积分:

    吴老师课始时,先口述一个故事让学生记录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不仅锻炼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还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接着带领学生提取信息,列出算式,学生很容易就算出:24余1,剩下的1元怎么办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用10张1角的纸币动手操作,体验分一分的过程,就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找准知识的连接点,将复杂的算理变成简简单单的分分分,学生由衷的感谢小数点,向小数点致敬,感受到了小数点在小数除法中的重要性。

    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

    2021-12-08 18:03:52

  • 8楼

    李少华

    话题:0

    精华:0

    积分:0

            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这一课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十分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以问题贯穿整个课堂,首先是有4人,花了97元应该怎么分,再到列竖式发现97除以4等于24元余1元,1元怎么分,接着余下的2角又怎么分,再到用伟大的小数点平息同学们之间的“战火”……这些问题都不是吴老师提出来的,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互相交流、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并且吴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当她请一位同学上台时,那位同学无法说出“24元2角5分”,吴老师马上安抚大家“不急不急”、“大家不急,他能说出来的”,并不断鼓励引导这个学生,让这个学生产生了从不敢说、小声说、大声说的转变。


    2021-12-09 10:58:21

  • 9楼

    曾繁秀

    话题:0

    精华:0

    积分:11

        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小数的除法》这一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理念。首先,吴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就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导入课堂,“四人吃饭AA买单”这一情境的选择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思考与探索。此外,吴老师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简单记录这个故事,抓住关键的“AA”、“四人”、“97元”,能看出来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和运算,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吴老师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1元怎么平均分成4份,通过三年级学过的元、角、分知识来让学生明白拆分的意义,引出小数除法。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吴老师在授课时说了一句话:“不急,他也是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一个都不少!”这体现了吴老师对学困生的耐心和关爱,通过一系列问题一步步引导学困生如何进行竖式计算,对学生的表扬评价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很好地践行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最后,吴老师注重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例如学生在争论24252425分,进而引出小数点,可以看出吴老师很好的组织者、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一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注重让学生去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路,理清逻辑,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学习课程内容。


    2021-12-14 11:18:35

  • 10楼

    朱爱兰

    话题:0

    精华:0

    积分:22

    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吴老师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1元怎么平均分成4份,通过三年级学过的元、角、分知识来让学生明白拆分的意义,引出小数除法。感受到了小数点在小数除法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小数点在小数除法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小数点在小数除法中的重要性。

    2022-02-22 15:15:03

  • 11楼

    郭佩佩

    话题:0

    精华:0

    积分:24

     数学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吴老师的每一节课总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小数的除法》这一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理念

    2022-03-08 15:12:12

说:

还能输入140发送

| 帮助中心

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运营支持:广东省电化教育馆 版权所有:广东省教育厅
Copyright© gded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132871号
客服热线:4001801818     
工作QQ:2747023563 / 客服QQ群:67338028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 14:00-18:00,非工作时间通过工作QQ/QQ群留言处理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