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教学设计
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陈妙琴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一章的第二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教材紧扣本章关于人体重要营养物质的主题,从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本节又是学生在高一学习了酯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结构,以及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弱化了油脂工业用途的介绍,突出了本节的主题,更加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些有关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教材在指出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的营养物质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它属于酯类。教材还说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两种,而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并介绍油脂的通式。对于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油和脂肪,教材从结构上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在阐述油脂的结构之后,即重点介绍了油脂的在人体中的代谢和功能。教材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油脂的变质的过程,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到生活中去,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分析能力,由于学生在高一时已经熟悉了酯类的水解,学习了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以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初步了解了结构决定性质,知道酯基能水解成酸和醇,所以对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的判断,这正好是知识的运用。。
虽然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面对较复杂的有机物时,分析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在课前预习学案、小组讨论、学生板书等感性认识,再结合教师的讲解,从而明确油脂的组成、结构、分类以及在在体内的变化。使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同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2)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3)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学校食堂、家庭厨房经常食用油脂的种类,以及超市油脂的品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能在购买食品时,注意识别食品的安全标识与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内容。
(2)通过人体营养物作用的学习,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在体内的变化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联系生活 引入新课
|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剪辑视频,提出问题。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请说说你家厨房的油脂使用情况。
什么叫油脂?何为油?何为脂? 你所认识的油脂都有些什么物理性质? |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油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组代表汇报厨房油脂的调查情况
【小结】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黏度较大,有明显的油腻感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植物油为液态;动物油脂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5.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视频,贴近生活实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环节二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
【问题探究1】
1、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结构式中R1、R2、R3代表什么?对油脂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 【小组讨论、小结】油脂属于酯类,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1)R1、R2、R3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2)如果R1、R2、R3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
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
【问题探究2】 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 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牛油是固态的?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 【小组讨论、小结】不是。汽油、煤油属于烃类,花生油、豆油属于酯
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C=C越多,其熔点越低。
|
| |
从结构上分析油脂的官能团是什么?能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产物将是什么?
根据已学知识进行迁移。 |
【讨论、书写、展示】
酯可以水解成酸和醇,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甘油)。
|
培养学生的观察、知识迁移能力。
| |
【问题探究4】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水解,生成了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请阅读课本P11,总结油脂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 学生阅读教材P11,小结: (1)重要的供能物质。 (2)人体的备用油箱,储存“能量”。 (3)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
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 |
|
【引导】需要指出,体内贮存的脂肪过多,对健康是不利的。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摄取的油脂数量以热能计占总热能的17%~30%为宜。 【播放视频】油脂与健康。 |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小结如何合理摄取油脂更健康。 |
|
环节三 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 请优秀小组汇报实践活动结果 1、《哪种油脂营养价值高?如何选择合适的油脂?》 2、《油脂的酸败》 油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 |
小组1展示在超市或商店及网络调查收集到的油脂营养价值资料。
小组2展示在超市或商店调查油脂的成分表和抗氧化剂的成分。并提出正确储存油脂的合理建议: |
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
|
环节四 反馈练习 | 设计综合7道从“认识----理解-----应用”层次不同的习题。 |
认真分析,回答,相互评价 | 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 |
七、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了《舌尖上的中国》等视频片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大了课堂容量,缩短了教师讲授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结构——性质”这条思维线索,成功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理解油脂中C=C和酯基所发生的反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及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