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课标版 小学科学年级 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5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设计

基于3D/VR/AR技术的仿真智慧课堂  珠海市灶镇海澄小学 吴旭荣)

【课题名称】

 

5课  蚕的生命周期

【教材分析】

 

本单元前四个课时,依序讲述了蚕从卵里面出生,通过吃桑叶、蜕皮等一系列的行为逐渐成长,然后吐丝结茧变成蚕茧,最后破茧而出成为蚕蛾。第五课是对前面四个课时的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升华,通过结合前面的认识,了解到蚕的一生,也通过了解蚕的一生,感受生命的奥妙。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通过前面四个课时系统的学习,也经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学生对蚕的外形和行为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蚕的生命过程变化多端,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十分巨大,也不够连贯和完整,可能会出现错漏和偏差。

能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逻辑思维有待发展,因为要加强直观教学。学生现在有一定的绘图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要掌握到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多感官参与的学习,让学生牢记知识的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基础

对蚕的一生感到十分浓厚的兴趣,对蚕的生命过程也感受十分的奇妙,需要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光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2、蚕是蚕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蚕的生命周期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利用各种资源,整理出蚕的一生的思维导图

2、学生能与虚拟模型的交互,正确辨别蚕的一生的外形、运动、食物等特征

情感目标

1、小组合作完成蚕的一生的思维导图通过辩论和找错的形式构建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科学严谨的精神。

2、通过学习本章节知识,了解蚕在短暂的一生勤勤恳恳地完成了生命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而提升学生敬畏生命,珍惜光阴的态度。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能掌握蚕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死亡,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基本特点。

难点

制作思维导图结合VR模型交互学习逐步辩解并完善学生对蚕的一生的认识

【重难点突破】

 

通过3D虚拟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蚕的各个阶段的具体形象

通过创客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知识,更好地掌握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移动终端(教学平板)、彩色笔。

教师准备

思维导图制作模板(8套)、橡皮泥、固体胶。

硬件准备

3D平台(含3D眼镜)、移动终端(教师、学生人手一台)、微云服务器(网络支持)、VR一体机3台。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

课前

【发布预习资源】

微课内容:

蚕的生命周期

预习任务:

讨论: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

 

 

观看微课

完成预习任务

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锻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业平台(微课、讨论研究)

课题引入

·

知道

【环节一·VRAR探究:蚕宝宝找妈妈】

① 同学们,今天老师摘了一片桑叶,然而桑叶上有很多的小东西,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② 通过蚕卵、芝麻和鸡蛋三个模型的比较,在脑海得出蚕卵的大小的概念。

③ 蚕宝宝出生了,出生的蚕宝宝长得怎样?(引出为什么叫蚁蚕)蚕宝宝出生后会想什么?(展开找妈妈之旅)

④ 蚕宝宝需要带上什么样的行李出发(引导学生说出蚕的食物是桑叶)

⑤ 蚕宝宝在找妈妈之旅也不断地成长,从一龄蚕慢慢地长大成五龄蚕,告诉学生蚕宝宝停止进食进入休眠后,会蜕皮,蜕皮后就有了新的名字和新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1-5龄蚕的异同)

 

 

任务一·平板批注绘画:测量并画一画蚕宝宝

让学生分组利用3D一体机,测量并记录1-5龄蚕的长度,并通过平板绘画出蚕的样子。

 

⑥教师讲述:蚕宝宝需要出国找妈妈,但是没有身份证,没法通过安检。警察叔叔说,你有办法证明你就是一只蚕,我就给你通过,同学们帮助一下蚕宝宝好吗?(引导学生说出蚕的生活、运动和外形等特征)

 

 

⑦教师讲述:蚕宝宝来到国外,找不到妈妈,但是生活需要很多的开销,蚕宝宝可以做什么样的工作呢?(蚕宝宝到了蚕蛹阶段)

 

⑧教师讲述:蚕宝宝始终找不到妈妈,但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同学们,你知道如何区分雄蚕和雌蚕吗?(蚕宝宝到了成虫-蚕蛾阶段)

 

⑨教师讲述:蚕进行交配之后,雄蚕就会死去,雌蚕产卵后也会死去。(引导学生明白蚕的精神)

 

板书和小结

整体认识蚕的一生,经历蚕卵——蚕(幼虫)——蛹——蚕蛾(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① 学生观察并回答。

② 学生观察比较模型的大小关系。

③ 学生总结出生的蚕的样子,知道蚁蚕名字由来。

④学生回答:食物,桑叶。

⑤学生观察并比较1-5龄蚕的异同。

 

 

 

学生利用平板和3D一体机进行测量和绘画任务。比较得出的数据分析蚕的变化,观察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

 

 

 

 

 

 

⑥学生通过描述蚕的各种特征帮助他证明自己就是一只蚕。

 

 

 

 

 

 

 

 

 

 

 

⑦学生说出各种蚕对人类的贡献。

 

 

 

 

 

 

 

 

 

 

⑧学生说出各种区分的方法。

 

 

 

 

 

 

 

 

 

 

 

 

 

 

⑨学生感受蚕的精神。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总结。

 

通过蚕宝宝找妈妈的故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蚕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变化,并使用3DVRAR技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对蚕的生长更加具有兴趣。

 

 

 

 

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和绘画,用数据说明蚕的变化,让绘画加深学生对蚕外形改变的认识。

 

 

 

 

 

 

通过热点问题“证明自己是自己”开展有趣的头脑风暴活动,开阔学生思维。

 

 

 

 

 

 

 

 

 

 

通过有趣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描述蚕宝宝的工作而总结他对人类的贡献。

 

 

 

 

 

 

 

通过生动的VR课件,充分展示出雄蚕和雌蚕的不同。

 

 

 

 

 

 

 

 

 

 

 

 

通过蚕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妈妈,但是他的一生过得十分充实,没有浪费到一点光阴,十分值得人类去敬畏和学习。

 

 

小结课堂,回顾知识,查漏补缺。

 

 

 

 

 

3D(VRAR)一体机学生端2台和教师端1台

 

 

 

 

 

 

 

 

 

 

 

 

 

 

平板互动,大屏展示学生测量和绘画成果。

3D视频·

了解

 

【环节二·了解】3D视频总结:蚕的生命周期

 

教师播放3D教学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更深刻地了解蚕的生命周期)

 

 

学生戴上3D眼镜,观看微课进行系统的学习。

 

 

通过生动有趣的3D教学视频,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蚕的一生各个阶段的变化。影像呼之欲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D视频

学习评价

·

运用

【环节三·运用】平板练习:选一选找一找

开展小组PK环节,通过习题给小组加星。

 

任务二·平板互动练习:习题反馈选一选

发布习题,通过习题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任务三·平板抢答互动:养蚕日记找一找

  教师展示养蚕日记,发布抢答命令,让学生找出日记里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通过平板完成习题。

 

 

 

 

 

 

 

 

 

 

 

 

学生通过分析日记,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并抢答回答问题。

 

 

 

 

 

 

 

平板互动习题能省去批改的环节,让教师更快更准地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在后面的学习环节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平板进行抢答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平板互动,后台自动批改进行数据分析。

小组合作

·

创造

【环节四·创作】小组合作:思维导图

 

任务四·平板拍照分享:创客制作-思维导图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延伸(回顾课前微课预习的知识:①蚕的生命周期、②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分发工具,让学生开展思维导图的制作,并对学生进行制作指导。

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思维导图。

IMG_6556IMG_6553IMG_6554IMG_6552IMG_6551

 

 

学生开始思维导图的制作,并跟随教师的引导,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和交流。

通过创客制作,用橡皮泥、小纸卡和彩笔等制作思维导图,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平板拍照上传,学生点赞互评。

练习

小结

【环节五·总结】进行德育,谈谈收获

 

小结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小结2:蚕的一生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以补充句子的形式回答,

假如我是一只蚕,我会:

假如我的生命只有56天,我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回答问题。

 

用科学课进行德育,通过蚕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光阴,奉献自己的力量。

平板互动的随机和抢答功能

【板书】

 

【教学反思

 

1】以逻辑性强的故事讲知识,以发散性强的提问学知识。

用蚕宝宝找妈妈的故事,把蚕的一生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一个很好地回顾知识的思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更好地开阔思维,如讲述蚕的特征时,问如何证明自己是一只蚕,讲述蚕的奉献的时候,问蚕可以做什么工作挣钱。这样一来,从不同角度的提问让学生多方面重新认识蚕,把前面几节课的内容进一步的提升和内化。

 

2VRAR交互探究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通过把各种模型数字化,以VRAR的效果展示出来,强大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交互性能深深吸引学生,学生通过用眼看,动手移动翻转和测量,老师通过交互功能和调用功能,把蚕卵、芝麻和鸡蛋进行大小比较,把1-5龄进行形态比较,把雄蚕和雌蚕进行外形比较,

 

【3】智慧课堂平板互动快速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高效展示学生作品

课堂检测和反馈在普通课堂里都是低效的,不全面的,学生通过平板作答,教师从后台直接得出学生的作答情况,精准到每一个同学的答题情况,每一个题的准确率情况,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检出出班里的低层生和先进生,及时因材施教,做出教学调整。平板作答还可以把答题内容分享给大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平板去翻阅、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开展点赞和找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3D教学微课总结和引领高潮,带动学生学习情绪和提高注意力

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有限,在20分钟的探究教学过后,学生已经开始疲劳和走神。通过3D视频让学生暂时休息,生动有趣,科学严谨的教学微课带领学生进入全新的世界,3D影像呼之欲出,学生时而惊诧(蚕宝宝快要从屏幕跑出来),时而欢喜(蚕宝宝的各种卖萌)。

 

【5】创客制作,让学生学以致用,梳理知识的同时锻炼各方面能力。

用卡片、彩色笔和橡皮泥等工具,小组开展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十分考验小组长的组织能力,组员的分工合作能力,而每一个人在动手制作的过程,思考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梳理知识和回顾知识的过程。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交流分享,把彼此的独立的知识变成大家共享的智慧,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的空间立体能力、美感艺术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