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珠海为例
珠海交通——行有道,达天下
珠海市前山中学 谢月桃
【地理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课标分析与核心素养的理解】
对应这一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珠海的交通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重点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铁路干线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了解和学习珠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深刻体会区域发展、交通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且学生生活在珠海,对珠海的交通方式和路网等的变化都比较熟悉,有利于本节课的有效开展。
从乡土地理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和素材,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地理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本节课进行二次开发教材的充足依据。本节课是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这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基于课标基于教材结合乡土资源、时事地理、旅行地理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调整、补充、替换、删减,使学习内容更符合学情,根据地理教学目标达成进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本节课是对教材和乡土地理素材的整合,大量结合珠海疍家人及其文化、共享单车的出现及推广、公交专用通道的修建、电动公交车和LNG公交车的投入与使用、“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提出与实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等,整合后的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对身边地理资源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分析地理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地理素养的公民为目标,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结合信息技术(如希沃白板、同屏技术等)完成本节课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珠海传统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结合自身感受和观察,说出珠海近年交通方式、路网等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熟悉的共享单车和公交车发展为例,说明市民出行的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 通过“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珠海交通的学习,提高对珠海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了
2. 解珠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入,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和同城效应。
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交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导入 播放视频《2018年春晚珠海分会场的表演》 思考:珠海分会场展示了什么? (无人飞机、无人船、无人车等) | 学生看视频思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 | 引出珠海的交通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富有地域性的传统交通 | ||
1、 图片展示“疍家人”生活照,问:你们了解的疍家人及其文化有什么特点?他们的传统交通交通方式是什么? 2、 分析疍家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原因。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结合电子白板地球卫星及定位,说出珠海的海陆位置(沿海,位于南海之滨); 结合珠海卫星图,说出珠海的河流分布特点(河网密布)。 3、 对比分析:传统的水上婚嫁文化与现代的婚车(展示的是教师本人的婚车视频,地点是路过珠海斗门白蕉河的尖峰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 1、 学生结合自身的观察,说出自己对疍家人的了解; 2、 结合对珠海的观察和了解,说出疍家人的传统交通工具是船的原因。 3、 对比传统水上婚嫁和现代婚假,思考采用的交通方式变化的原因。 | 1、提高学生对珠海本土的关注,了解珠海过去的交通及原因。 2、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珠海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传统交通的影响更直观和易理解。了解传统交通方式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但又因技术和经济水平有限而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
三、快速发展的现代交通 | ||
1、 结合自身的观察,说出珠海现在的交通方式有哪些? 通过电子白板的分类技术,理解并区分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 2、珠海市内的交通变化。 以共享单车和绿色公交系统为例,结合图片和新闻素材进行分析。 3、珠海与周边城市、与全国乃至于世界的联系; 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的提出与实现,并分析其与交通的关系。 | 1、 思考,并通过希沃白板拖拽分类功能,区分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 2、 结合素材和视频等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3、 小组代表展示; 4、 其他小组补充; | 通过对珠海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发展和分析,了解珠海交通对市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珠海这一城市的归属感。 |
四、未来珠海交通的发展 | ||
1、 展望未来,珠海还有哪些交通方式和路网的变化,这将对珠海有什么影响。 2、 理解交通不断完善后,数字“1、 2、 3、12”,对应珠三角1小时、珠三角至粤西粤北粤东、珠三角与周边省会城市、珠三角与世界主要城市需要的时间。 | 思考、回答问题 | 了解珠海未来交通的发展。 |
五、课后延学与思考 | 学生课后通过微信小打卡公众号,完成课后延学和思考。 | 通过小打卡任务,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参与。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乡土地理素材与地理教材整合的案例教学,通过对搜集到的乡土地理素材和时事地理素材进行整合,精选并精心设计本节课,效果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非常高,且气氛非常融洽。
同时,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希沃白板和同屏技术等信息技术,课堂展示更顺利,更能吸引学生注意;
教学活动中,结合精心挑选的图片和素材,设置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与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的地理课堂。
我觉得我需要注意提升的地方有如下两点:第一是由于对小组合作模式不是很熟悉,在活动开展的时间把握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个就是板书方面,由于白板笔的笔墨不足,书写的颜色偏淡,不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