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地理备考资料24-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支:热量的收入:_吸收太阳辐射__的热量。
热量的支出:__海水蒸发__消耗的热量。
2.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
(1)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 深度 增加而递减,但 1000 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深度因素)
(2)海水温度的水平变化:从 低纬地区 向 高纬地区 递减。(纬度因素)
(3)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
时间:季节来看:_夏__季高,___冬__季低。(季节因素)
其它影响因素: 洋流 、 天气 、海陆分布。
3.海水温度与人类活动:
海水温度影响 海洋生物 的分布;海水温度影响 海洋运输 ;海水温度影响 大气温度 。
二.海水盐度
(下图中的四条曲线为太平洋不同纬度海域(10°N、25°N、50°S、70°S)的盐度垂直分布图)
1.概念:每1000克海水所含 盐度物质 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 。
2.影响盐度的因素(外海或大洋)
温度 、 蒸发 、 降水 、
近岸地区:海水盐度受 淡水汇入 影响。 海域相对封闭,海水交换慢。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 副热带海区 向两侧的 赤道 和 两极 海域递减。
红 海盐度最高, 波罗的 海盐度最低。
3.海水盐度与人类活动:
利用海水 制盐 、 海水淡化 、提取 海盐 、 淡水 等资源。
活动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蒸发量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回归线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降低____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34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南纬60°附近的______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北纬60°附近的海域临近大陆较多,从大陆汇入的河流水较多,盐度更低 。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蒸发量__、_降水量__、_淡水汇入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活动2: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三、海水的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 温度 、 盐度 、 压力
3.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表层海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
(1) 纬度 越高, 密度 越大。
(2) 同一纬度 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分布规律: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 纬度 而异
低纬 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很小。
中高纬 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下图为我国南海某海区温度、盐度随水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区( )
A.表面水温大于33℃ B.表面盐度大于35%
C.水温随深度加大而降低 D.盐度随深度加大而降低
2.与2019年5月相比,2020年6月海水表层盐度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蒸发增强 B.海水温度降低
C.入海径流增多 D.太阳辐射减弱
图为“渤海沿岸三个海洋站住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三个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平均盐度最低值可能出现在( )
A.4月
B.7月
C.8月
D.10月
4.与秦皇岛站相比,唐山三岛站表层水温年较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入海径流较多
B.太阳辐射较强
C.冬季风力较大
D.海水深度较浅
随着黄海渔业重心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长山群岛海域在海面可见一片养殖“牧场”。该海域海底为海槽状大陆架,冬、夏季海水垂直运动状况差异显著,这为底播养殖深海优质冷水海鲜提供了独特条件。底播养殖需经过“幼苗投放—3~5年自然生长——按一定规格人工采捕”的过程。下图示意长山群岛海域位置及北黄海表层海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中,长山群岛海域形成“牧场”的有利水体条件不包括( )
A.高温高盐的暖流 B.低温低盐的沿岸流
C.富营养化的海水 D.低盐高营养的径流
6.在长山群岛海域底播养殖能出产优质冷水海鲜的主要原因是
①表层海水饵料丰富 ②海域边缘缺少竞争
③底层海水低温高盐 ④自然养殖周期较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与冬季相比,该海域夏季海水垂直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量增加,表层海水盐度增大 B.附近沿岸流改向,底层海水密度增大
C.入海径流量增加,表层海水盐度减小 D.上升补偿流加强,底层海水密度减小
圣劳伦斯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大西洋海湾,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其表层海水盐度2.7%~3.2%,较同纬度大洋偏低,冬季冰封.纽芬兰岛7月平均气温10℃~15℃,其东部沿海夏季多雾.下图为“圣劳伦斯湾位置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导致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偏低的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充沛 ②寒暖流交汇
③地表径流注入 ④反复结冰融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纽芬兰岛东部海域的洋流( )
A.受东北信风影响较大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西偏转
C.属于副热带大洋环流 D.对沿岸地区的增湿作用显著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南极大陆周围海域( )
A.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11.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 )
A.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由于盐度的异常变化,海水中可能会出现削弱上下层海水热量交换的障碍层。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温度和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及障碍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海域最可能位于( )
A.热带太平洋西岸暖流流经处
B.副热带大陆西岸暖流流经处
C.温带印度洋东岸寒流流经处
D.温带大西洋西岸暖流流经处
13.若秘鲁沿岸海域出现较厚的障碍层,则秘鲁沿岸海域( )
A.降水减少 B.渔业资源增多
C.水温升高 D.海水污染减轻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平均水深18m,沿岸水浅,部分地区仅有几米深,入海河流多。黄海、渤海的部分海域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都会出现结冰现象,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三个阶段。2018年黄海、渤海海冰的生成发展阶段,由于出现偏南风,暖湿气流向北行进并驱动海水向近岸运动,海冰面积出现两次异常减少。下图示意2018年冬季黄海、渤海部分海域海冰覆盖率分布。
(1)简述朝鲜湾海冰覆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辽东湾海域海冰面积较大的原因。
(3)说明风向对同纬度辽东湾西岸与东岸海冰覆盖率差异的影响。
(4)推测2018年海冰生成发展阶段,黄海、渤海海冰面积出现异常减少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科学家们在地中海海底钻探中发现和证实:距今600万年前形成了干涸蒸发岩,地层以风沙层夹结晶盐层构成;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部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和深层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下图是现今地中海。
(1)根据地中海距今600万前的干涸蒸发岩,指出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
(2)与地中海作为海洋相比,说明地中海湖泊时期的水量收支状况。
(3)分析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地中海盐度的影响。
(4)根据地中海在地质时期的演变历史及板块运动的趋势,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
2024届高三地理备考资料24-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C 2.A 3.C 4.D 5.C 6.D 7.C 8.D 9.B 10.D 11.A 12.A 13.C
1.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区表层水温小于33℃,A错误;表面盐度小于35%,B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水温随深度加大而降低,C正确;盐度随深度加大而加大,D错误;故选C。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与2019年5月相比,2020年6月海水表层盐度增加,说明该区域温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强,蒸发加剧,A正确,BD错误;入海径流增多会导致海水盐度降低,C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海水的温度、海水的深度、是否有沿岸河流注入、海域封闭状况等。
3.渤海湾海水盐度受地表径流影响较大,我国河流的主要汛期在夏秋季,我国雨带在7、8月份推移至华北地区,所以,渤海海水盐度最低值应该出现在8月份,排除ABD,故选C。
4.海水水温受气候、洋流、深度等因素影响。结合图文资料,秦皇岛站与唐山三岛站附近无河流注入,排除A;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太阳辐射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较小,排除B;秦皇岛站与唐山三岛站冬季风力差异较小,排除C;图中秦皇岛站等深线较为密集,唐山三岛站等深线较为稀疏,证明唐山三岛站海水较浅,海水温度变化大,因此唐山三岛站海水温度年较差大,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气候(2)洋流(3)纬度(4)深度等。
5.图示区域位于北方辽东半岛近海低温、低盐、富有营养的沿岸流,在长山群岛海域附近与高温、高盐的暖流形成冷暖对冲,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较多,使得当地海域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特别丰富,形成海洋“牧场”的饵料(食物)条件,ABD描述正确;但若区域富营养化后,海水受污染严重,不利于牧场形成,C描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
6.“底播养殖”强调的是海域底层,不是海洋表层和海域边缘,①②描述错误③对;“幼苗投放—3~5年自然生长——按一定规格人工采捕”说明自然养殖周期较长,④对;故选D。
7.该区域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丰富,黄海北部沿岸入海径流量增大,降低表层海水盐度,A错误,C正确;夏季表层水温较高,低层较低,且表层海水盐度低、密度低,底层海水盐度高、密度高,这是较稳定的垂直分布结构,使上下层海水难以发生垂直混合,BD错;故选C。
【点睛】北黄海大陆架的纬度、水深等条件按一般规律本不适合养殖深海水产,但因为海槽的存在,加上夏季垂直水体交换弱,使海槽里冬季形成的低温高盐海水得以留存,形成冷水团(或冷涡)。前提条件有洋流、径流、盛行风等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形成当地海域得天独厚的底播养殖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自由散养3-5年也是考虑到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同纬度大洋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该地位于大洋东岸,降水较少,①错误;寒流盐度低,暖流盐度高,导致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偏低的原因是受到拉布拉多寒流影响,而不是寒暖流交汇处,②错误;圣劳伦斯湾海有圣劳伦斯河注入淡水,导致海水盐度较低,③正确;反复结冰融冰会使海水盐度降低,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9.纽芬兰岛东部海域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其形成受极地东风的影响较大,A错误;洋流自北向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西偏转,B正确;纬度较高,属于副极地大洋环流,C错误;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减湿作用,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洋流、河水稀释、海域封闭程度等。
10.从资料里面可以看出海冰面积9月达最大,2月达最小(融化最多)。由此可以推算出由夏到冬(大致3月到9月)海冰冻结期为7个月,而由冬到夏(10月到次年2月)海冰融化期有5个月,即海冰融化速度快,季节短,冻结增长阶段相对较慢,故C错误,D正确;海冰在2月最小是因为2月海水气温高海冰融化快导致,而不是结冰速度慢,A、B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
11.资料给出: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这样致使来自高纬度的冷海水量增加,加强秘鲁寒流,东太平洋海面海水变冷,则短时间内赤道附近海域东部温度会降低,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A正确;冰进时德雷克海峡水流通过量会减少,大量海水会北上,增强了秘鲁寒流的势力。由于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是一个整体,秘鲁寒流增强,会增强整个南半球的洋流势力。秘鲁寒流增强——南赤道暖流增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强——西风漂流势力增强,这会导致赤道向南极地区输送的热量增多,故B错误;因此,东南大利亚暖流势力增强,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会增加,故C错误;大量海水会北上,增强了秘鲁寒流的势力,这会导致南美大陆西岸地区受到更强的寒流减湿作用,降水会减少,故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
【点睛】影响海冰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温、洋流、陆地径流、人类活动等、海区的封闭程度,洋流对于海冰的影响尤为突出。
12.读图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为30℃左右,水温高,应可能位于热带太平洋西岸暖流流经处,A正确;副热带大陆西岸应为寒流流经,B错误;温带印度洋东岸寒流流经处水温较低,C错误;温带大西洋西岸为寒流流经处,D错误。故选A。
13.由于盐度的异常变化,海水中可能会出现削弱上下层海水热量交换的障碍层。若秘鲁沿岸海域出现较厚的障碍层,则秘鲁沿岸海域深层冷海水与表层海水热量交换减弱,因此表层水温会升高,C正确。空气对流会加强,降水增多,A错误;深层冷海水上涌减少,营养盐类减少,渔业资源减少,B错误;海水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D错误。故选C。
【点睛】渔场产生的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洋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了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另外,离岸的东南信风,也会将表层海水吹拂,使得深层的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到海洋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
14.(1)朝鲜湾海冰覆盖率等值线总体平行于海岸线;离海岸越远,海冰覆盖率越低。
(2)纬度较高,冬季低温日数多;沿岸水域较浅,滩涂面积大;入海河流多,淡水注入量多,海水盐度较低;深入陆地,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作用过程缓慢。
(3)渤海冬季盛行西北风,辽东湾西岸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海冰作离岸漂移;辽东湾东岸受盛行风的作用,海冰向近岸运动;西岸海冰飘离和东岸海冰堆积,西岸海冰覆盖率较同纬度东岸要低。
(4)海面升温,促进海冰的融化(抑制海冰的生成);偏南风驱动海水向近岸运动,导致海冰面积进一步减少。
15.(1)地中海此时是一个巨大的盆地;气候干旱;湖泊干涸;荒漠广布。(从自然环境组成,气候、水文、地形、植被等因素回答,答2点即可满分)
(2)与海洋相比,湖泊时期地中海缺少大西洋海水收入;水量收入为:降水与河流径流的注入;水量支出为:地中海蒸发。水量收支状况:收入小于支出。(若答水量平衡:地中海水量支出蒸发量,大于水量收入降水量和河水径流注入量之和)
(3)由于大西洋盐度较地中海低,表层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有利于降低地中海盐度;深层地中海高盐度海流流出大西洋,有利于降低地中海盐度;大西洋地中海之间的海水运动,使地中海盐度不至升得太高,保持地中海盐度平衡(稳)。(答2点即可满分)
(4)非洲板块向北漂移,海底逐步抬起形成山脉,地中海逐步缩小和封闭,再次形成湖泊;由于缺少大西洋海水注入,地中海水量收入少于支出,湖泊干涸;地中海逐步演变为荒漠广布的盆地。(答2点即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