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美术活动方案
活动项目:广彩之“彩”(广彩)
年龄班:分中班
幼儿人数:29人
执教教师: 陈文洁 庞斯唯
单位: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
【项目背景】
在参观美术展览活动后,孩子带回幼儿院一个漂亮的“广彩”花瓶。花瓶的色彩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广彩的装饰风格是将中国工笔与西洋画法完美结合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又称“织金彩瓷”。它的另一个重要的装饰特点是满地加彩,不漏白胎。美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充分的感知、表现、想象、创造,才会使幼儿充分的发展,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要让幼儿多看、多感受,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才能在创作时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广彩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着中国的渊源民间美术文化,承载着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当今的广彩走在了失落的边缘,为了延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许多高校以本地域民间艺术特色为资源开展民间美术教育,课程方案的实施又为广彩发展找到了出路。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瑰宝之一。对幼儿进行岭南文化的启蒙教育,能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社会认知,使他们成为有民族情怀、有全球意识、能全面发展的合格儿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通过24节气表现广彩之“彩”的色彩活动,让孩子领略“岭南非遗文化”作品的魅力。在这个项目式活动中,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参观、交流、家园,小组、个人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走进本土文化的大课堂。
【驱动性问题】
从认识广彩的颜色特点,到如何创作岭南特色的陶瓷作品。
【项目目标】
1.价值领会:(情感目标)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接触广州本土传统文化广彩的魅力
运用多种方式了解、认识广彩之“彩”的颜色特点。
(1)开展广彩之“彩”创作工作室
(2)童趣广彩之“彩”作品展览
4.能力提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
(1)结合24节气,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探索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广彩之“彩”的岭南特色。
(2)在美术项目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的事物,萌发对岭南传统工艺的兴趣,热爱本土文化,激发非遗新活力。
【美术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 美术表现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创意实践
【项目网络图】
项目的确定与启动(一)
核心问题 | “广彩”是什么?如何做出与24节气相结合的“广彩”? | |||||
活动目标 | 1、寻找“广彩”,根据项目的设想,讨论适宜、多渠道的信息收集途径。 2、基于对“广彩”的了解,尝试提出需要创作的项目以及对项目的初步设想。
3、具有小组合作的意识,自主讨论分工。 尝试制定简单的项目调查计划与分工。并用绘画形式记录下来。
| |||||
活动形式 | 小组、集体活动 | 探究方式 | 讨论 体验 | 课时 | 1 | |
活动准备 | 环境准备:网络、教学影视一体机,《“广彩”相关信息收集表》 材料准备:广彩瓷器(花瓶、茶壶、碟子等)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搭建家园联系网络,协助幼儿收集有关”广彩“的知识,反馈幼儿学习情况与进度,支持亲子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资料。 关键提问1:广彩作品及广彩工艺特色是什么? 关键提问2: 广彩瓷器图纹的特点是什么? 2、基于广彩具有岭南特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名字:“广州织金彩瓷,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我们也简称其为广彩”。 关键提问1:广彩是怎样诞生的? 关键提问2:广彩的造型风格有哪些? 3、通过观赏“广彩”彩瓷制品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广彩的魅力。 关键提问1:你最喜欢哪一种广彩瓷器作品?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设计如何将24节气中的水果、节气特征等画到“广彩”作品中。 看:“广彩”的颜色特点。 想:画24节气中的什么景物、水果。 画:活动设计图。 | 欣赏广彩瓷器作品之美。 通过欣赏,对广有初步的了解。 仔细观察,大胆表达,感知广彩作品之“彩”的魅力。 提出驱动性问题,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 |||||
活动实录: |
| |||||
活动反思: 绘画是一种表现的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空间。幼儿绘画本身对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广彩欣赏瓷器作品色彩幻梦般的千变万化,既培养了孩子的色彩感知能力,又享受挥舞画笔时的痛快淋漓,有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更绘制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瓷彩。 |
| |||||
项目的确定与启动(二)
核心问题 | 探访广东省博物馆陶瓷展馆 | |||
活动目标 | 1、通过参观,引导幼儿了解“广彩”的起源、历史、创作特点。 2、激发幼儿爱家乡----“广州”的自豪感。 | |||
活动形式 | 亲子 社会实践 集体 | 课时 |
| |
探究方式 | 讨论 考察 体验 | |||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赏“广彩”花瓶、碗、茶壶等工艺品,形成对“广彩”的初步认识。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集体讨论:我们要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特邀“广彩”传承人陈文敏给我们讲解有关“广彩”的历史与艺术特征 关键提问1:什么叫“传承人”。
3、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广彩”。小朋友们对这些历史“宝贝”充满好奇,隔着展馆玻璃久久凝视,新鲜感的眼光,对灿烂的历史文化充满憧憬。 关键提问1:广彩的历史有多少年? 关键提问2:广彩怎样创作的? 关键提问3:为什么颜色都很鲜艳?
活动实录: 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进入博物馆参观“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200余件精美的光彩瓷器,再现清代以来逾300年光彩瓷器的精彩记忆。这些广彩瓷器有清朝雍正年间的广彩人物纹盘、广彩人物纹八棱形盘、广彩西洋人物秋收图纹章纹果酒壶、广彩花卉纹章纹狮纽八角形带盖汤盅等等。在“广彩传承人—陈文敏先生”细心的讲解下,小朋友们对这些历史“宝贝”充满好奇,隔着展馆玻璃久久凝视,新鲜感的眼光,对灿烂的历史文化充满憧憬。
| ●了解广彩的历史、起源。 ●欣赏广彩瓷器独特的花纹、造型之美。 ●感受各式各样的传统瓷器绘画及其与广彩花纹的不同。 ●提出驱动性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 |||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参观,小朋友们增加了对瓷器知识,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通过近距离的了解欣赏瓷文化,品味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对项目推动增添了许多不同的方向。同时还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文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了民族了自豪感。 我们通过观察,关注幼儿在信息分享与回顾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幼儿的创作表现提供多种形式,如利用相机把广彩精美的瓷器拍摄记录,帮助幼儿感受广彩的绚丽多彩,体会广彩的艺术欣赏价值。
| ||||
项目的实施(三)
核心问题 | 匠心广彩 | |||
活动目标 | 1、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广彩”的工艺特色。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怎样画“广彩”. 3、帮助幼儿认识彩瓷绘画设计的要点、基本步骤。 | |||
活动形式 | 小组 集体 | 课时 | 2 | |
探究方式 | 讨论 设计、创作 | |||
活动准备 | 1、经验准备 白瓷胎:花瓶、碟子、茶壶若干。 2、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笔、颜料、水等。 3、各种“广彩”瓷器若干。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观赏“广彩”瓷器,研究颜色的特点 关键提问1:“广彩”的颜色特点是什么? 2、幼儿分组进行创作。 第一组:24节气之“秋分”(秋天的树木) 第二组:24节气之“寒露”{菊花} 第三组:24节气之“霜降”(柿子) 第四组:24节气之“立冬”(大白菜) 第五组:24节气之“小雪”(小雪人) 关键提问1: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关键提问2:有哪些在秋天才开放的? 关键提问3:柿子是什么颜色的? 关键提问4:北方冬天为什么下雪? 活动实录: 一、老师先请幼儿欣赏“广彩”花瓶,通过观察花瓶让幼儿了解瓶子的基本部分知道,瓶子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再次出示各种不同大小色彩的瓶子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瓶子的不同形状及色彩,最后通过让幼儿来当一位能干的设计师,激发幼儿产生对设计花瓶的兴趣,
二、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讲解示范具体的创作过程。 老师先调色用勾线的方法作画,其实装饰还可以用点线为主,或者单色为主,连续纹样花纹,花卉、动物等多种方法来装饰造型,等勾线的颜料干后再继续涂色,要注意用色不要过多,注重颜色的搭配,可以用对比色,红或绿,橙或蓝,其中以红橙或蓝绿为主色调最适宜,画好后还可以用金粉撒在边线衬托,从而突出作品。 三、启发指导幼儿创作作品,注意色调的搭配体现“广彩”的特色。
活动反思:节气这一词对于孩子来说不再是嘴上说说,他们真真切切的受到了传统节气的氛围熏陶!在朴实的生活中获得、读懂有关岭南的风土人情,从而帮助孩了更好地成长。接下来,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投放相应的剪纸作品及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幼儿对岭南文化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后面的几个环节中都能顺心如意的设计着自己想象中美丽的“广彩”花瓶,个别操作成果中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收获很多,反思更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中,讲评作品时孩子们通过我的追问,能够找到问题的存在,如:拓印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刻的不够深、还有涂色时不够均匀、知道颜料涂的太厚也不好、太薄也不行等等。
| ●了解广彩的颜色特点。 ●欣赏24节气之美。 ●通过观察与实践,感受不同的节气的植物、水果的颜色。 ●提出驱动性问题,鼓励幼儿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主动探索。
| |||
项目的实施(四)
核心问题 | 引领广彩之“彩” | |||
活动目标 | 1、了解广彩的艺术表现特点。 2、激发幼儿感受广彩之“彩”的美。 | |||
活动形式 | 集体 | 课时 | 1 | |
探究方式 | 邀请广东省工艺大师,广彩非遗传承人走进幼儿园 | |||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已经设计好的图案 环境准备:1、白瓷胎:花瓶、碗、碟、茶壶等。 2、绘制广彩的工具、颜料。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认识广彩瓷器的起源与发展。 关键提问1:广彩最早起源于哪个年代? 关键提问2:广彩的发展历史? 2、广彩瓷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关键提问1:怎样把自己设计图案画好? 关键提问2:绘制的步骤有哪些? 3、能根据各种白瓷胎的不同特征,绘制作品。 关键提问:怎样合理地安排画面?
| ●了解广彩的悠久历史 ●幼儿与传承人提问互动,形成对广彩瓷器认识。 ●培养乐学善思,主动探索的核心素养。
| |||
活动实录: 1、设计好的图案。在非遗传承人的引导下能围绕主题安排画面,尝试让瓷器的画面在上下,左右对称地绘制。 2、幼儿自己调颜料,用大胆地表现广彩的特征。 3、广彩彩绘瓷器(开幅、车线、令圈、填色、省面、挞花、积金、填绿、封边、斗彩)3、尝试用轮廓线表现人物、动物的简单动态。 4、会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表现的各种图案。 5、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同类色装饰广彩瓷器作品。 6、尝试根据绘画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颜色装饰画面。 |
| |||
活动反思: 通过邀请广彩非遗传承人走进幼儿园,激发幼儿对本地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互动活动,引导幼儿在广彩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自己设计的图案,表现广彩的特色。鼓励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表现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说,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可以让幼儿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并且对美的事物产生兴趣,萌发创作的愿望。 |
| |||
项目的实施(五)
核心问题 | 收集讨论:广彩瑰宝聚 | |||||
活动目标 | 1.感受广彩之“彩”不同色彩蕴含的情感,并用来美化生活。 2.能够选择恰当的词语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广彩之美。 | |||||
活动形式 | 集体 | 课时 | 1 | |||
探究方式 | 讨论 欣赏 | |||||
活动准备 | 环境准备:PPT 材料准备:各式各样的广彩瓷器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感受广彩之“彩”图案的美。 关键提问:你最喜欢广彩的哪种图案?
2、加深认识广彩各种不同颜色特点。 关键提问:广彩颜色布局有什么特色?
3、了解广彩色彩的基本绘制技法并运创作中去。感受色彩基本组成方式。 关键提问:广彩绘制方法有哪些?
4、认识广彩从古至今的创作特点。 关键提问:现在广彩的作品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
| ●了解、观察广彩的图案之美 ●通过观赏发现广彩之“彩”与众不同 ●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实践互动,观察、思考
| |||||
活动实录:
|
| |||||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处于形象期,他们开始学习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幼儿在谈话时会流露出谁设计的图案漂亮,谁创作的作品的颜色更好看等等这样的话题。通过观看、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幼儿对本地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
| |||||
项目的实施(六)
核心问题 | “彩”之美 | |||
活动目标 | 1、欣赏各式各样的广彩瓷器,感受画面中的不同之处。 2、创作我设计的广彩之“彩”瓷器作品,学会色彩的初步运用。 | |||
活动形式 | 小组 | 课时 | 1 | |
探究方式 | 讨论 体验 | |||
活动准备 | 环境准备:各式各样的广彩瓷器 材料准备:1、一次性物品:纸花瓶、纸碟、纸碗 2、颜料、毛笔 | |||
活动过程 | 核心经验 | |||
1、分组讨论对广彩颜色的印象,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关键提问:你广彩颜色怎么样的? 2、请幼儿简单描述自己选择画什么图案,主要用什么颜色。 关键提问:为什么喜欢用这种颜色? 3、幼儿制作,并且分组进行作品展示。 关键提问:怎样介绍的作品?
| ●通过互动加深对广彩的认识 ●在观赏中发现广彩之“彩”的魅力所在具有岭南特色 ●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实践互动,去发现美的事物
| |||
活动实录: 1、幼儿自己尝试表现物体上下,左右的对称位置关系。 2、能用鲜艳的颜色表现广彩之“彩”的特征。 3、尝试用轮廓线表现植物、水果的简单形状。 4、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表现的`各种图案。 5、能辨别同类色,尝试运用对比色,同类色装饰作品。 6、尝试根据绘画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颜色装饰画面。
|
| |||
活动反思: 在互动活动中,给幼儿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幼儿开展想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创设创作作品的情境,幼儿通过创作广彩瓷器作品,了解广彩之“彩”的魅力所在。鼓励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
| |||
项目反思
项目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