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莞 市 教 育 科 研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参考样式)
课题名称: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
课题编号: 2020GH687
批准立项时间 : 2020 年 8 月
计划完成时间 : 2023 年 7 月
课题负责人: 周雨悦
所在单位: 东莞市松山湖艺鸣幼儿园
联系电话: 0769-23078833/ 13713416908
E-Mail: 58701083qq.com
东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一、课题名称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效果(预期图景) (一)研究目标 探索和总结幼儿园、家庭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所采用的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 (二)研究的预期图景 1.应用性成果 (1)本课题有助于集团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 (2)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2.理论性成果 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实践依据,丰富了幼儿学习品质相关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问题现状与主要任务(具体指向) (一) 研究现状述评 在研究内容上,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关于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策略研究较多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文献研究法采用的最多,量化研究较少。为了研究的更加深入、全面,未来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 主要任务 1.采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了解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品质现状;采用访谈法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2.采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了解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现状;采用访谈法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3.教师制定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计划;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实施计划;运用学习故事撰写观察记录,定期运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4.教师帮助家长制定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计划;家长通过幼儿的生活活动实施计划;运用学习故事撰写观察记录,定期运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课题研究的范围与可能变量(材料来源) 课题研究的范围为大班幼儿的三个班级;内容为主要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的策略进行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进程(包括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项目)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启动探索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2月) 1.加强教师对幼小衔接理论、学习品质理论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开展研究做好准备。 2.搜索和阅读国内外关于相关的论文,制定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计划。 3.采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了解学生入小学后的学习品质现状;采用访谈法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4.采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了解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现状;采用访谈法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5.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意义、价值和途径,促使家园共育。 第二阶段:实施提高与调整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 1.根据学习品质相关理论、测验结果及其背后原因,各班教师制定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计划。课题小组与各班教师根据实施情况不定期对计划进行讨论与修订。 2.教师实施学习品质培养计划,并运用学习故事撰写观察记录,定期运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 3.各班召开家长会,并通过网络等媒介帮助家庭制定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计划。 4.家长实施学习品质培养计划,并运用学习故事撰写观察记录,定期运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 5.组织家长、教师交流和分享培养幼儿学习品质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策略。 第三阶段:反思和总结阶段(2022年1月—2023年7月) 1.根据幼儿的入学去向,对入学后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了解计划实施的成效。 2.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梳理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撰写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和随笔。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使用(课题类型不同,方法不同) 1.测量法:采用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学习品质教师评价量表了解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品质现状、了解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现状。在计划实施阶段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定。 2.访谈法:本研究通过与教师、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学习品质现状背后的原因。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 4.观察法:教师和家长观察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活动的开展,运用学习故事撰写观察记录,记录行动的效果,并进行反思。 5.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和随笔。 7、课题研究的人员与分工(要具体明确)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与困难(人力、物力、财力及设备等) (一) 申报人及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科研情况 申报人:园长,本科学历,从事幼儿教研究工作18年,对幼儿教育有深入的研究。曾担任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学一般课题《幼儿园百种体育活动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并获东莞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市级名师工作室课题《利用“学习故事”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实践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近年发表论文数篇并获奖。 成员一:教副园长,本科学历,职称二级,广东省先进民办幼儿园教师,曾担任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园百种体育活动的研究》课题主要成员之一,并通过结题。 成员二:教研主任,本科学历,职称二级,荣获优秀班主任,教学科研创新奖,优质课例奖、科研成果奖、2017年度第十一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组特等奖、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 (二) 研究保障 课题组成员中既有对幼儿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园长,又有经验丰富的教师,研究队伍的结构较为合理。园所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态度上给予鼓励,资金上给予上支持,这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十、课题研究成果的检验与推广 研究成果将在整个集团幼儿园进行推广与检验,继续生成新的课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说明:1.此研究方案作为结题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
2.开题结束后,请将此方案书上传到课题研究管理平台的相关栏目上,以便东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检查;
3.研究方案要具体规范,立足当下,着眼长远;
4.研究方案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限2000字以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