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广东省教育厅赵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着力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

  发布时间:2016-11-15 10:38 分类:教育新闻 发布单位:省电教馆 点击量:17063   【公开】

广东省教育厅赵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着力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

个人简介: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分管政策法规处、教育后勤产业办公室、教育装备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省电化教育馆)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

 

信息技术催生教育教学深刻变革

访谈者:赵厅,您好!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从十二五过渡到十三五,您多次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将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变革。您是怎么考虑的?

赵康: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在围着分数成绩至上转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一切为了分数,为了所谓的成绩,为了升中学、考大学,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信息化虽然实施多年,但在教育教学上的深度融合尚未真正体现她应有的内涵与价值,我们说教育信息化将带来教育的深刻变革甚至是革命,那么,在哪儿,谁的,我认为,就变在彻底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导,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为基本范式,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传统教学形态,转为以培养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教师积极为基本范式,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并成为常态。一句话,就是应试教育的,使能力培养、个性成长、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访谈者:在十三五开局之际,您期望未来五年广东教育教学产生怎样的深刻变革?或者具体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产生变革后我们将看到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赵康:这个问题既考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实质内涵的理解,也考我们对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设计能力、深刻把握和远景希望。我希望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从全省全局看,信息化不是发达地区或学校的专属品,而是不分区域、校际为全省广大师生共享的成果,它在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推动教育公平、区域均衡发展。当我们在跟教育部门的领导者、管理者、中小学校长、教师谈论教育信息化时都能聚焦于: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或价值追求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希望我们将看到教育信息化为师生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提供触手可及的支持,为家长、学校、学生之间交流、沟通提供便捷开放的线上平台,为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管理、监测、评价提供可量化的数据、可视化的图像、可触摸的教育质量。我期待,走进课堂,我们的老师利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点亮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成为课堂教与学的常态。

信息快速发展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访谈者:这个蓝图很有吸引力。但在奔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上不可回避会遇到围着中考、高考转的应试教育问题。如何处理信息化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特别是在目前这种考试制度背景下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赵康:大家都知道,多年来,教育系统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在致力于改变应试教育的怪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包括大学扩招、取消小升初考试、保障体育课时、强化德育等等,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为什么?有人认为,现行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就不会改变,此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我十分赞成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但再改也改不了高考选拔考试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指挥棒将永远存在,除非取消高考,人人可以上大学。因此,改变应试教育的怪状,既需要现行高考制度的深化改革,也需要其他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与配套,但更需要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所催生的变革力量。

如果之前说改变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比较难,其实难就难在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们已经习以为常,不知道怎么改,无从下手改,最好的老师也无非是多用些启发式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外加肢体语言,再加简单的实验。但现在大不相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无限可能,创造了绝佳条件,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抓手。首先,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国际范围看,当前,一个国家的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国曾数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面对信息化的战略机遇,我们再也不能坐失良机!这是刘延东副总理对我们的警醒之言。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环境和条件。举个简单例子,以前老师在课堂上想下载一段视频很难做到,因为网速达不到。现在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想下载任意教育资源可以说手到擒来。还有,平板电脑的普及为课堂内外互动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和方便,这在几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第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抓手。在信息技术的催生下,目前已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要声音有声音,要动画有动画,要视频有视频,要3D3D。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要什么资源有什么资源,关键是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要转变观念,尽快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能,紧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换句话说,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研管理,变革以传授知识为主导、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为基本范式,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传统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已经来临!不是想不想迎接的问题,而是必须迎接的问题。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过程和远景,就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让以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范式,以老师全视角运用信息化导学为方法,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常态。

走出教育信息化的三大误区”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访谈者:您最近您走了许多学校,还随堂听课。刚才谈到的深度融合,您在学校看到这种景象了吗?

赵康:近期,我去了广州天河区、越秀区,深圳南山区,佛山南海区,还有肇庆市等地市区的一些学校,有发达地区的,也有欠发达地区的,有中学、小学,还有幼儿园,也有中职学校,听过语文、数学、英语课,还听了科学、物理、地理课等。我亲眼所见并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已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基本普及应用,教与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信息化,一些老师信息技术教学操作技能已经很娴熟,老师已经转变观念,掌握了教育信息化或者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旨,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将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实践,并将德育或价值观渗透其中,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于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已经悄然兴起。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我很高兴很欣慰。但是,坦白讲,我们的多数课堂教学尚未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模式和效果。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但部分老师的观念没有转变,信息技术技能不熟练,仍然停留在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层次。比如有的老师还举例说:这道题答对了,3分就到手了。信息化仅仅是传授知识、提高分数的手段,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模式依然主宰着学校课堂。

访谈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主要有哪些误区

赵康: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好像接通了电缆,买了电脑、手提,采购了一体机,安装了白板,连接了网线,配备了平板,一句话,好像信息化设施设备配齐配足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用不用没关系,不用,我的教学照样搞得很好,升学率还年年提升,用了还影响教学,影响升学率。这种认识不仅教师中间有,校长有,我们的一些教育局长也有。这绝不是我们要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要拿来应用的,要应用于教学之中、教研之中、教育管理之中。只建不用等于白建,而且要快用,否则很快淘汰,造成浪费。所以我呼吁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用起来, 校长要带头用起来,局长要督促用起来,只有用起来才能熟练,才谈得上深度融合。二是为应试升学而信息化,就是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知识传授,电灌网灌,方法、模式虽有改变,但目的还是为了分数,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这种信息化无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束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绝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恰恰相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和追求如前面所讲,就是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怪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以为中心转变为以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成长。三是完全用信息化教学影响素质教育,这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偏见,恰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视野,使得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语文课的语言美、文字美、诗词格律美,历史课的礼智仁义、爱国主义、民族大义,科学课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人文情怀等等,无一不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展现、重演和复制,无一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体育、音乐、美术课同样可以在深度融合的教与学过程中实现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目标。此外,还有教育信息化会造成电脑依赖、字不会写、影响视力等等误区,都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偏见和无知。

以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访谈者:把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作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可行吗?

赵康:没有可行与不可行的选择。我们必须把“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作为广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导向和核心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给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这么讲:“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习总书记深刻阐明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再看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把创新作为首要的发展理念,可见创新之重要。我们常说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精神、能力从何而来?从教育而来、从学生而来、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而来!我省有近2千万大中小学生,如果能培养其中1%成为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就是20万人!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若干年我们广东能培养一大批像马化腾、王韬或者马云等等这样的人才,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场景?

因此,我们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同仁都要行动起来,竭尽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创新,主动地、积极地、彻底地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导,以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为范式,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代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创新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老师“导学”为基本范式,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模式。

访谈者:一般理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广州、深圳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似乎比较“有谱儿”。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同样可行吗?

赵康:培养创新型人才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不是说广州、深圳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而粤东西北就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确切地讲,我们当然并非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我们应当有这样高远的目标和视野。我认为,学校应当竭尽全力培养学生具备三个层次的能力:一是生活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等等,是立足社会、胜任工作、快乐生活所需的能力;二是发展能力,这是面向未来并适应未来社会要求不断成长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等等,这是安身处世、获得发展、不断成长所必需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这是为社会、国家、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能力,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包括探究能力、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批判能力等等。

“培养人”作为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和落脚点,让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服务“育人”的根本价值上,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但是,在我们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征途上,必须兼顾到广东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实,充分考虑到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差异。

整合资源,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能力

访谈者:那如何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共同实现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康:这需要整合资源,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能力。其一,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步伐,统筹协调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提速扩容,今年要完成剩余5%未联网农村基层教学点的宽带接入,三年内实现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接入宽带达到100M以上,要加快完善、优化学校信息化应用环境,重点解决剩余47%的中小学、17%的课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问题。其二,要加大提升工程推进力度,对欠发达地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力争让更多的老师熟练应用、经常应用,并且转变观念,逐步掌握以培养学生能力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范式,老师导学为基本方法,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其三,要创新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覆盖面,比如,通过广东名师在线微课程视频资源广东教育视频网等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欠发达地区。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学校结对,交流学习,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技能。我们还打算将发达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或者教育教学新模式通过案例示范、网络课堂同步课堂、教学指南等方式输送给农村教师,让全省中小学共享优秀教师的优质教学。

访谈者:目前,我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具备了什么样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这点,时任分管省领导陈云贤副省长及罗伟其厅长在全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有详细说明,这里我不赘述。概括地讲,一是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我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宏观发展与全局规划中,大力推进实施互联网+教育。信息化逐渐从过去分散、各自为阵的发展正在转变到需求整合的集成式、节约型发展模式。二是硬件软件建设基础扎实。从省、市、县(区)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得以夯实,这几年,我们以三通工程为抓手,特别是借助教育创均教育创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通过开展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机器人大赛电脑作品大赛创客教育等应用创新活动,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原有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互创未来等学校基础上,又培育了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涵盖高等院校、中职学校以及基础教育,形成了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优秀案例。三是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省、市、县(区)的政府与学校都加大了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加大了本级财政经费投入以及社会筹措力度。同时,我们还依托学校、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了教育信息化研发、试点和推广联盟。这些都为下一步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人才培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建立健全机制,实施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计划

访谈者:十三五期间我省有哪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举措?

赵康:在全省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伟其厅长在讲话中对未来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已经作了部署,接下来就是要扎扎实实落实。概括起来,我们要采取以下具体举措:一是健全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库,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顶层设计;二是启动教育宽带网络提速工程,深化三通建设,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三是实施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课堂示范计划,推出一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课堂案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复制;四是实施智慧教育计划,建设100所智慧校园和300未来教室,培育500个智慧教育示范项目;五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能力;六是加快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教育管理数据共享和系统整合,实施教育大数据应用工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能力;七是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大力推动在线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实施精准化培训;八是建立健全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制度,强化日常监测,确保信息和服务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访谈者:您对实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有何建议或要求呢?

赵康: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滚滚而来,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迎难而上!一要转变观念,迎接挑战,不管是教育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校长、教师,都需要拥有一种创新开放分享互利共赢的理念和情怀,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和接纳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加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大军;二要通力合作,上下左右形成合力。省本级、各地市、县(区)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教研部门与教学部门、技术部门之间更要加强交流合作,切忌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三要身体力行,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个不断实践提高的过程,我们的校长、老师要积极行动起来,从一课、一个单元先做起来用起来、融合起来,只要做起来、用起来,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的星星之火,定可燎原南粤大地!

 

作者:梁春晓

本文转自:教育信息技术


分享到:

技术运营支持:广东省电化教育馆 版权所有:广东省教育厅  
Copyright© gded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132871号
客服热线:4001801818     
工作QQ:2747023563 / 客服QQ群:67338028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 14:00-18:00,非工作时间通过工作QQ/QQ群留言处理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